内驱创新就看“浙”
浙江大学案例分析

我们采访的大学排名机构表示,“中国过去十年的崛起在学术界历史上是前所未见的”。现在不论在任何学术会议,只要是探讨全球学术研究格局的报告,都会把中国学术发展视为大趋势。然而,我们又对中国大学形成这种趋势背后的故事知道多少呢?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成长归功于国家的力量,并会联想到中国庞大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因而忽略了实际上为全球态势带来这种改变的人以及他们的真实故事。我们着手探讨后很快便发现中国大学正在御风而行,为投入学术国际化的浪潮而拼命奋斗。

我们重点介绍中国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浙江大学。对国际学生和教员开放校园对于亚洲大学而言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由于语言障碍,使其在执行中会遇到困难和挑战。浙江大学向我们展示了一所大学凭着共同目标,并激发一线工作者,为克服这一挑战所能付出的努力。

让我们从幕后工作者的角度来深入了解中国学术的国际化,并感受这些人的活力。你会像我们一样,很快就对我们所采访的这些乘着中国学术国际化巨浪的专家们深表佩服。

Articles

公共关系是一份热爱

小说家村上春树说道:“职业这东西应该是爱的行为,而不像是权宜性的婚姻。”浙江大学的海外推广团队真正相信这一点。在这场气氛轻松的谈话中,他们对工作热情的讨论有趣而令人振奋。作为全职的对外传播工作者,他们的热爱让这份工作的意义超越了工作本身。

"一+多"法 = 加法成乘法

浙江大学校园全球化的重点战略   拥有7000名在校留学生的浙大迅速成为中国快速全球化的象徵。浙大的校友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为这所大学的悠久历史深感自豪。正是这种自豪感,让浙大得以发展,也体现了「东西交融」的理念。 迈向国际化   浙江大学主校区位于杭州,毗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西湖,这里也是全球十强公司阿里巴巴的总部,代表着传统与现代科技的创新融合。2016年,G20峰会首次在中国召开,浙江杭州成为了主办城市,而浙江大学也正积极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大多数顶尖大学开始关注国际化,但我想说,浙大一直是一个快速的行动者,”何莲珍评论道。”我们制定了”全球的浙大——创造影响力”的新战略。作为战略的一部分,我们旨在通过不局限于中国境内的一系列举措,对全球社会产生影响。国际化是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   2018年,浙大的留学生人数达到7000人,是清华大学学生人数的两倍,清华大学被《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简称THE)评为亚洲顶尖大学,学生人数是东京大学的1.6倍。他们设定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即把大学中就读的所有中国学生都送到海外学习。2018年,他们实现了74%的目标。在过去的六年裡,他们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置从301-350跃升至101。   我们认为,这一成就可以归因于他们在提升排名方面的专业人力,但何莲珍表示,这是有机的:"我们重视排名,它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和研究品质,但我们没安排专人在排名上做工作。我们相信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当我们在教育和研究方面表现良好时,排名应该会上升。因此,我们的领导层更愿意专注于实现长期愿景,这反过来有希望提高我们的排名。我们制定了2050年的愿景,并正朝著实现里程碑的方向迈进。     东西方相遇——国际校园的成功   "走出去"似乎是浙大实现国际化的一项举措。他们实施了所有可能的想法:聘请国际教师,提供英语培训和鼓励国际合作,邀请留学生参加他们的联合专案,派遣中国教师和学生出国留学,以及热情推广大学品牌。   他们最显著的举措之一是自2016年启动的新国际校区。校区由两所高级联合学院和一支英语熟练的教师团队组成。浙大-爱丁堡联合学院(ZJU-UoE)是一家与爱丁堡大学合作的生命科学研究所,而浙大-伊利诺伊联合学院(ZJU-UIUC)是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合作的工程学院。   浙大将此称为"一+多模式"。"我们的方法是在东西方之间建立研究协同作用,"何莲珍说,"我们将浙大和其他大学的最佳优势整合在一起,不仅致力于实现最好的教育,而且致力于尖端的国际研究合作,并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合作产生的技术转移。"浙大-爱丁堡联合学院于2012年启动了"3+1"模式,学生前三年在浙大学习,然后最后一年赴爱丁堡学习。他们可以在四年内获得浙大的本科学位和爱丁堡大学的硕士学位。在此基础上,一家联合学院于2015年成立。该学院的学生可以从这两所大学获得双学位。正如何莲珍所说,这种深入的合作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这个不寻常的模式表明,他们努力为学生提供大学所能提供的最佳竞争利益。...

大学是您身份的一部分吗?

在我担任过的所有角色里,作为记者去采访别人是最让我激动的一项工作。感谢Blank:a杂志,让我有诸多机会结识并采访世界各地的学术界人士,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受鼓舞。我们与大学工作人员的访谈用英语进行。英语作为共同语言,让杂志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并关注到全球各地大学的优秀经验。我的英语口语并不完美,而且并非所有受访者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有时候进行深度的访谈的确有难度。然而,在与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的访谈中,我从未觉得自己身处非英语国家。每个人的英语都很流利,这着实让我惊讶。

浙江大学国际化背后的执行团队

国际化是一种途径,而不是目标   浙江大学的国际展望得分(International Outlook score)从2018年的25分增加到2019年的52分。战略和执行就像推车上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如何在短短一年内实现这一飞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李敏帮助我们了解了浙江大学卓越执行力的秘诀。   ー浙江大学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提高得分?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国际展望由三个需要长期关注的简明指标组成:国际学生的比例、国际工作人员占比以及国际研究合作的数量。这些指标无法在一夜之间得到改善,是我们在过去几年中所做努力的结果。浙江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分为四个方面——(1)教师招聘,(2)教育项目全球化,(3)合作激励制度,(4)对外交流。   ー如何吸引国际师资?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一直在努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教师和学生。我们努力招募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研究人员,并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薪酬方案、住宿、研究环境和补助。我们的校训——“求是创新”——吸引了志同道合的研究人员。此外,位于杭州的校园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之一;杭州是一座充满自然美景和创新活力的宏伟城市。   ー增加国际学生人数是大多数亚洲大学面临的挑战。有什么建议吗?   早些时候,我们只有想要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国际学生;其他学科领域仅中文授课的课程并无法吸引相关感兴趣的国际学生。然而,我们通过在更广泛的学科,尤其是理科领域,开设英语课程,克服了这一挑战。国际校区是进一步推动这项政策的最重要计划之一。   ー大学如何鼓励研究人员参与更多的国际研究合作、合著学术研究?...

other features